To have a second language is to have a second soul.
學會了第二種語言,就擁有了第二個靈魂。
對程度較低,或者遇到瓶頸的孩子,在短期內幫他們取得突破非常重要。看到明顯的學習效果能為孩子建立自信,隨之而來的成功感也會帶來強大的內在學習動力,把孩子引入到英語學習的良性循環之中。
另一方面,明顯的學習效果是建立家校互信的基礎,也是家長願意配合我們的原動力。除了少數例外,每周一課但教學安排無法達到我們需要的效果。
除了極其特殊的情況,一個科目多位老師並不是理想的安排。如果老師之間沒有溝通,更會產生各種問題。有些地方會重複,有些地方會被忽略。因為大家都不了解全面的情況,沒有一個老師可以做全面和遠期的策劃,只能依靠家長。
另一方面,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確認孩子進步的原因,或者停滯不前的問題所在。老師的說法不同,家長就更難以抉擇。這種情況對大家都沒好處。
應試文化在中國根深蒂固。比較聰穎的孩子往往能自行對考題進行破解,掌握其中的規律。即使並沒有完全掌握相應的知識和能力,也不妨礙他們給出正確的答案。很多家長甚至會鼓勵孩子這樣做。
在孩子教育中,盲目相信電腦測試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如果家長被虛高的 AR / STAR 成績誤導,不理孩子的實際情況,僅根據電腦測試結果為孩子選擇超前讀物,只會把一件賞心樂事變成艱苦萬分。導致孩子越來越抗拒英語,進步越來越慢,學得越來越辛苦。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如仍不知難而退,改為選擇適合孩子的讀物,反而堅持繼續攻關,很容易令孩子迷失方向,卡在超前教育的牛角尖裡面,「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我們今天投放到課前測試和講解的資源,遠超行業標準。這絕非不想控制成本,而是面對實際教學需要,不得不從早年的十多分鐘,增加到平均七十分鐘。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們在前期投放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就是為了保證課件和課程安排真正符合孩子的學習需要,讓他們能順利起步。
單單通過跟讀音頻來自習英語朗讀,就像看著錄像帶學跳舞、游泳、打球……一樣,可以有小成,但跟有正規導師教授的孩子肯定相差甚遠。
朗讀是語文教育的根基,是引導學生成功流利閱讀最關鍵的一環(Bredekamp, Copple, & Neuman, 2000)。通過朗讀老師才能向孩子清晰地展示怎樣流利和有節奏地閱讀(Fountas & Pinnell, 1996),並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趣味和回報,加強他們學好閱讀的動力((Mooney, 1990)。
即使是專業的老師,要計劃一個高效朗讀活動,也必須要用一定的時間和心血來擬定計劃,為思考、聆聽和溝通建立良好的環境和時機。他們需要因應學生當日的課堂情況隨機應變,通過提問、討論、激發學生對文本產生共鳴,並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相關的故事。
讓學生朗讀是最完整和準確測試閱讀理解的方法。在聆聽學生朗讀的過程中,老師不只能掌握學生知道文字的意思,更能看清學生對詞句和文章的理解深度。
老師朗讀時,亦是在向學生示範閱讀技巧,包括跟文字作出情感上的聯繫,音調、表達、標點符號的適當停頓,以及對文字的含意作出詮釋。專業的老師亦會視乎學生需要着重某些閱讀技巧,鼓勵學生用心聆聽,思考和討論,引導他們學習怎樣在閱讀時與文本互動,進行內在對話(Harvey&Goudvis,2000)。
聆聽老師朗讀能開發學生關鍵的理解能力,如故事的編寫模式(Bredekamp et al., 2000),有助學生理解較深和複雜的詞語、概念和語言模式,使他們在獨立閱讀時對書本的結構理解更加完整(Fountas&Pinnell,1996)。
課堂朗讀能讓孩子養成主動聆聽的良好習慣,提升他們的理解和反思能力,不只被動的收集資訊,而會積極思考,學習和整合知識,用不同的方式創造出新的含義,去解決不可預見和沒有先例的問題(Hatano 1988)。
美國教育部曾經針對閱讀教學進行過一次大型科研調查,審閱了超過一萬份相關的科研報告,發現對閱讀教學成功與否影響最大的活動就是朗讀(Anderson, Hiebert, Scott, & Wilkinson, 1985)。
下面是兩個美國優秀老師閱讀課示範視頻的連接,第一個是 The South Washington County School district 二年級本地學生的「流暢閱讀指導課」,第二個是 Sibley Elementary 四年級本地學生的「閱讀指導課」。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英語流利的母語學生,已經上到了四年級,閱讀指導課老師仍會安排充裕的時間,跟孩子們輪流閱讀簡單的讀物(比學生平常使用的課本內容要淺得多)。通過這個過程,老師才可以逐步幫孩子改正各種問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中文母語教學,我們只要上網一查,也會看到大量小學和初中老師強調課堂朗讀重要的文章。
朗读在基础教育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朗读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詞彙拓展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關鍵。詞彙量不足,學生就不可能學好英語。但因為這方面看起來比較簡單,不少家長甚至老師都掉以輕心,以為只要讓孩子努力背單詞就可以達到目標,耽誤了一代又一代的學子。
如果使用恰當,背單詞本來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學習途徑,也是掌握第二語言的必經之路。但若盲目的大規模死背硬記,不僅浪費時間,更會成為孩子英語學習路上的一大障礙。
對於基本詞彙來說,例如「爸爸、媽媽、眼 、耳、口、鼻、你好、再見……」,背單詞是最直接的學習方法。但絕大部分的詞彙都有多重意思,死背硬記往往挂一漏万,背單詞也就成了「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
即使在最理想的情況下,背單詞也只能讓我們記住基本的發音、拼法和詞意。如果是短期應試,對提高成績確實有幫助。但若想真正學好英語,我們還需掌握語境、用法、搭配、含意、格式,甚至對字根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背單詞雖然看起來能夠短平快地大幅提升詞彙量,但那隻是浮光掠影,沒有任何根基,一段時間後就會消失無踪。
其實無論古今中外任何一種語言,要真正提升詞彙量都只能靠閱讀和寫作逐步積累。通過閱讀,我們才能慢慢了解單詞在不同情況下的含意和用法,然後再從寫作的反覆修改過程中漸漸掌握正確的格式和搭配。
在語言學習中,急功近利只會把孩子引入歧途,讓他們經受不必要的打擊,並且最終事倍功半。
Reading A-Z 教材分級細緻,配套完整,並且備有完善的 ESL 支援,能讓學生無縫銜接過渡到本土教材,是美國最受老師歡迎的閱讀教材,也是大部分學生在拔萃的第一套教材。所有學生都從最適合自己的級別開始,並在老師檢測達標後升級。不同學生在一個級別花的時間長短不一,同一學生在不同阶段晉級也會有快慢之分。沒有兩個學生的課程安排會完全一樣,每一個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獨特的步伐前進。
我們參考美國 homeschool(在家上學)的理念和教材,以及中國家庭親子(原版)英語歷年失敗和成功的經驗,從多個國家的英語材料中,精心選擇了16套教材,150多個兒歌、視頻動畫,14套橋樑、章節書,以及四百多本青少獲奬/暢銷名著。對絕大部分的學生,老師都能輕易選到適合的材料。少數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我們會在老師的建議下,通過各種途徑,去搜尋符合要求的教材和自主學習材料。
為了不要浪費上課時間,老師只會針對有需要的部分講解。
我們為孩子做的長期規劃,基本上都是按照自主閱讀,基本寫作,學術閱讀,多層次寫作,進階語法,高級詞彙,人文(學術)寫作這幾個階段,根據孩子的需要,順序完成。
首先,老師會通過 RAZ 分級閱讀,為孩子進行系統的閱讀訓練,教授基本的語法知識,並且通過針對性的問題討論,培養孩子的口語能力。
所有學生都從最適合自己的級別開始,並在老師檢測達標後升級。不同學生在一個級別花的時間長短不一,同一學生在不同阶段晉級也會有快慢之分。沒有兩個學生的課程安排會完全一樣,每一個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獨特的步伐前進。
除了上課和作業之外,教學顧問老師還會跟學生一起,找出多種適合學生的練習和獨立聽讀材料。形成高效英語能力培養液。家長只要安排學生遵照指引,每天都花40至60分鐘浸泡其中,就能看到顯著的效果。
孩子閱讀和口語達到一定水平後,就會開始基礎寫作訓練。通過練習模仿四個領域的十八種文體,讓學生熟練掌握英語寫作的方法和步驟。
掌握基本的寫作能力會令閱讀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孩子就可以開始使用跟美國學校同步的閱讀教材,拓展學術詞彙,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達到接近美國初中學生的讀寫水平。
如果孩子沒有計劃海外升學,美國初中水平對國內各種英語考試已經游刃有餘,只要在考前做一下應試準備,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選擇進一步提高的學生,便需開始學術閱讀,進階語法,高級詞彙,多層次及人文寫作等專精訓練,幫助他們將英語能力提升至足以應付美國精英學校課業的水平。
學術閱讀採用的教材包括科學,文化,歷史,藝術和文學六個領域的專業文章,歷史文獻和專家評述。這些類別的文章正是 SAT 的出題範圍,除了幫助學生掌握學術英語能力,豐富知識,更讓他們為迎考 SAT 打下良好的基礎。
多層次寫作採用備受美國 homeschool 學生歡迎的寫作教材,進行深入的訓練。引導孩子理清思路,完善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維,逐步掌握寫作方法,策略和標準。隨後更會開始教授如何搜尋寫作材料,怎樣適當地應用到文章中,包括怎樣避免抄襲和相關標準。
人文寫作則採用挪威出版的高級英語教材,讓學生系統學習英美歷史,文化,經濟,社會和政治發展,獲取豐富的寫作材料,同時循序漸進地在外教的指導下,按照一流大學的標準,採用適合的文體,寫出結構嚴謹,用詞得體,語法正確的論文。
需要強調的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都需要每天花40至60分鐘,按照指引進行英語獨立聽讀,才有可能達到「近母語」水平。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對這個環節有決定性的作用。
過去10年間,第二語言教學科研急遽發展和親子英語大潮雙管齊下,為我們帶來豐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學好英語已經不再是「望天打掛」。只要我們尊重科學,認清現實,心中不存「走捷徑」的僥倖之心,讓孩子腳踏實地一步步向前,八年左右就足以達到「近母語」的水平。
我們的老師可以教授各種公開考試,但他們不會從純粹應試的角度教。如果只是希望在短時間內最大幅度提升分數,我們不是最好的選擇。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在孩子的英語之路上,只有老師同時具有英語教學專業知識和對孩子的全面了解,能夠全盤考慮怎樣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支援。幫孩子找到一位專業的老師之後,理想的做法就是在密切關注的前提下,讓老師放手去教,不加干擾。
孩子上課每周只有那90分鐘到兩個小時,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老師需要兼顧很多方面。雖然按照家長的意見進行各種調整不會增加成本,但課程安排「牽一髮而動全身」,往往會令到教學顧此失彼,影響效果。
從家長的角度,最好是專注監查孩子的進度是否合理,以及孩子在學習上有沒有不適應的地方。
如果孩子沒有不良學習習慣需要老師慢慢糾正,家長在三個月後就能看到學生明顯的進步。如果孩子之前因超前閱讀或者應試培訓遺留下來一些需要解決的不良習慣,進度就會視乎問題棘手程度而有所延誤。但一般來說,最晚九個月也應該能夠看到成效。
對於近視發生的原因,目前還沒有非常確切的結論,但比較清楚的是,遺傳基因起了比較大的作用。比如高度近視的父母,孩子出現近視的風險非常高;雙方父母都近視,無論是高度近視還是普通近視,孩子近視的風險比只有單方父母或者父母都沒有近視的孩子風險也大。
但基因只是近視發生的其中一個因素,後天因素,比如戶外活動時間,用眼習慣同樣可能影響近視的發生。
近些年的研究發現,戶外活動時間長的孩子近視的風險也更小。而此前有無數的研究發現,長期近距離用眼的人更容易得近視。最近的一個大型Meta分析綜合分析了1989-2014年間的關於近視和近距離用眼的27個涉及25,025個受試者的流行病研究之後,再一次確認了這個結論。
所以,近視這個問題和肥胖有些類似,易胖體質是會遺傳的,但是如果後天能夠控制飲食和生活方式,那麼不一定會發胖;而瘦子家族的孩子如果大吃大喝不運動照樣也會胖。
至於看電子屏幕會不會比看紙質書更容易近視,目前美國視光學術領域並沒有相關研究支持這樣的結論,主流觀點依然是長期近距離用眼增大近視風險,不管屏幕的來源。
所以,雖然很多家長以容易近視為名不讓孩子看手機、電腦,但其實並沒有依據。
短期我們可以請老師按照學生能力進行調整,但長遠來說肯定會影響教學效率。打字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技能,我們可以推薦給孩子免費的網絡打字訓練課程,每天20分鐘,幾個月就會成為熟手。
對低齡孩子,平板會比較方便。對程度較高的孩子,電腦會比較適合。
孩子的英語水平,並不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直接跟美國學生比較。
簡單來說,很多人都能看懂北大中文系的課本和必讀書單上的書籍,但他們的中文水平還是跟北大中文系的同學有巨大的差距。
為了跟家長建立良好的互信,我們的價格機制跟其他公司有所不同。我們是根據老師和教學支援的成本,加上攤分的固定費用,以及合理利潤制定價格。推廣和銷售成本,並不計算在內。
在我們的商業模型下,新生第一期報班費用在減去推廣、銷售及新生/家長入門指導等成本後,完全沒有毛利。不少個案甚至無法收回直接成本。我們是在孩子持續報班,省去新生市場和支援的費用後,才可以攤分固定費用,和有一定的盈利。
我們認為這樣的定價模式和商業模型,能夠使我們和家長的利益一致,為所有持分者取得長遠的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