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have a second language is to have a second soul.
学会了第二种语言,就拥有了第二个灵魂。
对程度较低,或者遇到瓶颈的孩子,在短期内帮他们取得突破非常重要。看到明显的学习效果能为孩子建立自信,随之而来的成功感也会带来强大的内在学习动力,把孩子引入到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之中。
另一方面,明显的学习效果是建立家校互信的基础,也是家长愿意配合我们的原动力。除了少数例外,每周一课但教学安排无法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
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一个科目多位老师并不是理想的安排。如果老师之间没有沟通,更会产生各种问题。有些地方会重复,有些地方会被忽略。因为大家都不了解全面的情况,没有一个老师可以做全面和远期的策划,只能依靠家长。
另一方面,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确认孩子进步的原因,或者停滞不前的问题所在。老师的说法不同,家长就更难以抉择。这种情况对大家都没好处。
应试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比较聪颖的孩子往往能自行对考题进行破解,掌握其中的规律。即使并没有完全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也不妨碍他们给出正确的答案。很多家长甚至会鼓励孩子这样做。
在孩子教育中,盲目相信电脑测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家长被虚高的 AR / STAR 成绩误导,不理孩子的实际情况,仅根据电脑测试结果为孩子选择超前读物,只会把一件赏心乐事变成艰苦万分。导致孩子越来越抗拒英语,进步越来越慢,学得越来越辛苦。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如仍不知难而退,改为选择适合孩子的读物,反而坚持继续攻关,很容易令孩子迷失方向,卡在超前教育的牛角尖里面,「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我们今天投放到课前测试和讲解的资源,远超行业标准。这绝非不想控制成本,而是面对实际教学需要,不得不从早年的十多分钟,增加到平均七十分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前期投放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保证课件和课程安排真正符合孩子的学习需要,让他们能顺利起步。
单单通过跟读音频来自习英语朗读,就像看著录像带学跳舞、游泳、打球……一样,可以有小成,但跟有正规导师教授的孩子肯定相差甚远。
朗读是语文教育的根基,是引导学生成功流利阅读最关键的一环(Bredekamp, Copple, & Neuman, 2000)。通过朗读老师才能向孩子清晰地展示怎样流利和有节奏地阅读(Fountas & Pinnell, 1996),并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趣味和回报,加强他们学好阅读的动力(Mooney, 1990)。
即使是专业的老师,要计划一个高效朗读活动,也必须要用一定的时间和心血来拟定计划,为思考、聆听和沟通建立良好的环境和时机。他们需要因应学生当日的课堂情况随机应变,通过提问、讨论、激发学生对文本产生共鸣,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相关的故事。
让学生朗读是最完整和准确测试阅读理解的方法。在聆听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老师不只能掌握学生知道文字的意思,更能看清学生对词句和文章的理解深度。
老师朗读时,亦是在向学生示范阅读技巧,包括跟文字作出情感上的联系,音调、表达、标点符号的适当停顿,以及对文字的含意作出诠释。专业的老师亦会视乎学生需要着重某些阅读技巧,鼓励学生用心聆听,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学习怎样在阅读时与文本互动,进行内在对话(Harvey&Goudvis,2000)。
聆听老师朗读能开发学生关键的理解能力,如故事的编写模式(Bredekamp et al., 2000),有助学生理解较深和复杂的词语、概念和语言模式,使他们在独立阅读时对书本的结构理解更加完整(Fountas&Pinnell,1996)。
课堂朗读能让孩子养成主动聆听的良好习惯,提升他们的理解和反思能力,不只被动的收集资讯,而会积极思考,学习和整合知识,用不同的方式创造出新的含义,去解决不可预见和没有先例的问题(Hatano 1988)。
美国教育部曾经针对阅读教学进行过一次大型科研调查,审阅了超过一万份相关的科研报告,发现对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影响最大的活动就是朗读(Anderson, Hiebert, Scott, & Wilkinson, 1985)。
下面是两个美国优秀老师阅读课示范视频的连接,第一个是 The South Washington County School district 二年级本地学生的「流畅阅读指导课」,第二个是 Sibley Elementary 四年级本地学生的「阅读指导课」。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英语流利的母语学生,已经上到了四年级,阅读指导课老师仍会安排充裕的时间,跟孩子们轮流阅读简单的读物(比学生平常使用的课本内容要浅得多)。通过这个过程,老师才可以逐步帮孩子改正各种问题,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中文母语教学,我们只要上网一查,也会看到大量小学和初中老师强调课堂朗读重要的文章。
朗读在基础教育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朗读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词汇拓展是英语教学的一个关键。词汇量不足,学生就不可能学好英语。但因为这方面看起来比较简单,不少家长甚至老师都掉以轻心,以为只要让孩子努力背单词就可以达到目标,耽误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如果使用恰当,背单词本来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途径,也是掌握第二语言的必经之路。但若盲目的大规模死背硬记,不仅浪费时间,更会成为孩子英语学习路上的一大障碍。
对于基本词汇来说,例如「爸爸、妈妈、眼 、耳、口、鼻、你好、再见……」,背单词是最直接的学习方法。但绝大部分的词汇都有多重意思,死背硬记往往挂一漏万,背单词也就成了「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
即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背单词也只能让我们记住基本的发音、拼法和词意。如果是短期应试,对提高成绩确实有帮助。但若想真正学好英语,我们还需掌握语境、用法、搭配、含意、格式,甚至对字根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背单词虽然看起来能够短平快地大幅提升词汇量,但那只是浮光掠影,没有任何根基,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无踪。
其实无论古今中外任何一种语言,要真正提升词汇量都只能靠阅读和写作逐步积累。通过阅读,我们才能慢慢了解单词在不同情况下的含意和用法,然后再从写作的反覆修改过程中渐渐掌握正确的格式和搭配。
在语言学习中,急功近利只会把孩子引入歧途,让他们经受不必要的打击,并且最终事倍功半。
Reading A-Z 教材分级细致,配套完整,并且备有完善的 ESL 支援,能让学生无缝衔接过渡到本土教材,是美国最受老师欢迎的阅读教材,也是大部分学生在拔萃的第一套教材。所有学生都从最适合自己的级别开始,并在老师检测达标后升级。不同学生在一个级别花的时间长短不一,同一学生在不同阶段晋级也会有快慢之分。没有两个学生的课程安排会完全一样,每一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独特的步伐前进。
我们参考美国 homeschool(在家上学)的理念和教材,以及中国家庭亲子(原版)英语历年失败和成功的经验,从多个国家的英语材料中,精心选择了16套教材,150多个儿歌、视频动画,14套桥梁、章节书,以及四百多本青少获奖/畅销名著。对绝大部分的学生,老师都能轻易选到适合的材料。少数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我们会在老师的建议下,通过各种途径,去搜寻符合要求的教材和自主学习材料。
为了不要浪费上课时间,老师只会针对有需要的部分讲解。
我们为孩子做的长期规划,基本上都是按照自主阅读,基本写作,学术阅读,多层次写作,进阶语法,高级词汇,人文(学术)写作这几个阶段,根据孩子的需要,顺序完成。
首先,老师会通过 RAZ 分级阅读,为孩子进行系统的阅读训练,教授基本的语法知识,并且通过针对性的问题讨论,培养孩子的口语能力。
所有学生都从最适合自己的级别开始,并在老师检测达标后升级。不同学生在一个级别花的时间长短不一,同一学生在不同阶段晋级也会有快慢之分。没有两个学生的课程安排会完全一样,每一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独特的步伐前进。
除了上课和作业之外,教学顾问老师还会跟学生一起,找出多种适合学生的练习和独立听读材料。形成高效英语能力培养液。家长只要安排学生遵照指引,每天都花40至60分钟浸泡其中,就能看到显著的效果。
孩子阅读和口语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开始基础写作训练。通过练习模仿四个领域的十八种文体,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写作的方法和步骤。
掌握基本的写作能力会令阅读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孩子就可以开始使用跟美国学校同步的阅读教材,拓展学术词汇,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达到接近美国初中学生的读写水平。
如果孩子没有计划海外升学,美国初中水平对国内各种英语考试已经游刃有余,只要在考前做一下应试准备,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选择进一步提高的学生,便需开始学术阅读,进阶语法,高级词汇,多层次及人文写作等专精训练,帮助他们将英语能力提升至足以应付美国精英学校课业的水平。
学术阅读采用的教材包括科学,文化,历史,艺术和文学六个领域的专业文章,历史文献和专家评述。这些类别的文章正是 SAT 的出题范围,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学术英语能力,丰富知识,更让他们为迎考 SAT 打下良好的基础。
多层次写作采用备受美国 homeschool 学生欢迎的写作教材,进行深入的训练。引导孩子理清思路,完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维,逐步掌握写作方法,策略和标准。随后更会开始教授如何搜寻写作材料,怎样适当地应用到文章中,包括怎样避免抄袭和相关标准。
人文写作则采用挪威出版的高级英语教材,让学生系统学习英美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获取丰富的写作材料,同时循序渐进地在外教的指导下,按照一流大学的标准,采用适合的文体,写出结构严谨,用词得体,语法正确的论文。
需要强调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需要每天花40至60分钟,按照指引进行英语独立听读,才有可能达到「近母语」水平。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对这个环节有决定性的作用。
过去10年间,第二语言教学科研急遽发展和亲子英语大潮双管齐下,为我们带来丰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学好英语已经不再是「望天打挂」。只要我们尊重科学,认清现实,心中不存「走捷径」的侥幸之心,让孩子脚踏实地一步步向前,八年左右就足以达到「近母语」的水平。
我们的老师可以教授各种公开考试,但他们不会从纯粹应试的角度教。如果只是希望在短时间内最大幅度提升分数,我们不是最好的选择。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在孩子的英语之路上,只有老师同时具有英语教学专业知识和对孩子的全面了解,能够全盘考虑怎样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支援。帮孩子找到一位专业的老师之后,理想的做法就是在密切关注的前提下,让老师放手去教,不加干扰。
孩子上课每周只有那90分钟到两个小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老师需要兼顾很多方面。虽然按照家长的意见进行各种调整不会增加成本,但课程安排「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会令到教学顾此失彼,影响效果。
从家长的角度,最好是专注监查孩子的进度是否合理,以及孩子在学习上有没有不适应的地方。
如果孩子没有不良学习习惯需要老师慢慢纠正,家长在三个月后就能看到学生明显的进步。如果孩子之前因超前阅读或者应试培训遗留下来一些需要解决的不良习惯,进度就会视乎问题棘手程度而有所延误。但一般来说,最晚九个月也应该能够看到成效。
对于近视发生的原因,目前还没有非常确切的结论,但比较清楚的是,遗传基因起了比较大的作用。比如高度近视的父母,孩子出现近视的风险非常高;双方父母都近视,无论是高度近视还是普通近视,孩子近视的风险比只有单方父母或者父母都没有近视的孩子风险也大。
但基因只是近视发生的其中一个因素,后天因素,比如户外活动时间,用眼习惯同样可能影响近视的发生。
近些年的研究发现,户外活动时间长的孩子近视的风险也更小。而此前有无数的研究发现,长期近距离用眼的人更容易得近视。最近的一个大型Meta分析综合分析了1989-2014年间的关于近视和近距离用眼的27个涉及25,025个受试者的流行病研究之后,再一次确认了这个结论。
所以,近视这个问题和肥胖有些类似,易胖体质是会遗传的,但是如果后天能够控制饮食和生活方式,那么不一定会发胖;而瘦子家族的孩子如果大吃大喝不运动照样也会胖。
至于看电子屏幕会不会比看纸质书更容易近视,目前美国视光学术领域并没有相关研究支持这样的结论,主流观点依然是长期近距离用眼增大近视风险,不管屏幕的来源。
所以,虽然很多家长以容易近视为名不让孩子看手机、电脑,但其实并没有依据。
短期我们可以请老师按照学生能力进行调整,但长远来说肯定会影响教学效率。打字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技能,我们可以推荐给孩子免费的网络打字训练课程,每天20分钟,几个月就会成为熟手。
对低龄孩子,平板会比较方便。对程度较高的孩子,电脑会比较适合。
孩子的英语水平,并不能够通过这种方式直接跟美国学生比较。
简单来说,很多人都能看懂北大中文系的课本和必读书单上的书籍,但他们的中文水平还是跟北大中文系的同学有巨大的差距。
为了跟家长建立良好的互信,我们的价格机制跟其他公司有所不同。我们是根据老师和教学支援的成本,加上摊分的固定费用,以及合理利润制定价格。推广和销售成本,并不计算在内。
在我们的商业模型下,新生第一期报班费用在减去推广、销售及新生/家长入门指导等成本后,完全没有毛利。不少个案甚至无法收回直接成本。我们是在孩子持续报班,省去新生市场和支援的费用后,才可以摊分固定费用,和有一定的盈利。
我们认为这样的定价模式和商业模型,能够使我们和家长的利益一致,为所有持分者取得长远的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