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柴灣豐業街4號志同昌工業中心2D室
2976 5639

科普博文

國際家庭的雙語經驗

對家長來說,想了解親子英語要面對的困難,最直觀的莫過於參照國際家庭孩子的雙語之路。

很多人都以為,國際家庭的孩子能掌握兩種語言,就像自己跟爸爸媽媽學會講話一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美國俄裔作家瑪莎 · 魯瑪(Masha Rumer)在《我們很多關於雙語兒童的想法只是想當然》一文中,就用親身經驗和專家的總結,破解了孩子雙語之路上造成阻礙的兩個關鍵迷思。

瑪莎 · 魯瑪

瑪莎出生於聖彼得堡,移民美國後成為記者和作家。華盛頓郵報,莫斯科時報,道瓊斯新聞,芝加哥論壇報等知名媒體都刊登過她的作品。

瑪莎跟美國土生土長的丈夫生了兩個可愛的女兒。由於她大部分的親人仍在俄國,同時亦希望孩子能夠傳承自己俄國文化,瑪莎從小就跟孩子說俄語,教他們唱俄語兒歌,看俄語繪本,希望他們有朝一日能欣賞原文的托爾斯泰作品。

但培養雙語孩子並不像瑪莎想像的那樣「輕鬆,自然」,加上瑪莎自身一些對第二語言教學的錯誤理解,更使這條路走起來障礙重重。

首先,孩子的大腦運作跟瑪莎的想像不同,並不能像海綿一樣「自然吸收」語言知識。絕大部分的雙語孩子,即使語言環境再優越,也不會能夠完美掌握兩種語言。一般都是一種語言是母語水平,另一種差一些。

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心理學教授埃里卡 · 霍夫(Erika Hoff)指出「孩子的大腦並無魔法」,學每一種語言都需要完善支援和大量精力。學習雙語必定比單語耗時費力[註]。如果孩子幼年在雙語環境中長大,就要花更長的時間才會開始說話,但這些孩子過一段時間就能趕上周圍的單語小伙伴。

註:雖然早期科研認為雙語環境對孩子的語言發展速度沒有影響(如Pearson 1993,Lexical Development in Bilingual Infants and Toddlers: Comparison to Monolingual Norms,Language Learning),但這種看法已經被最新的研究推翻(如Bialystok&Feng 2011,Dual language exposure and early bilingu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

芝加哥大學達娜 · 蘇斯金德教授(左) 埃里卡 · 霍夫教授(中) 華盛頓大學帕特里夏 · 庫爾教授(右)

瑪莎在沒有糾正自己的誤解之前,經常為孩子的晚說話感到擔憂和壓力。

此外,在家中建立一個雙語環境比一般人想像中難很多。孩子日常大部分時間都使用英語,會優先選用英語作為溝通工具。瑪莎要非常用心,才能找到孩子稍微感興趣的俄語材料。她必須毫不鬆懈,威逼利誘,才能迫使孩子們跟她用俄語溝通。工作和生活稍微忙亂一點,很容易就放棄了自己的堅持,開始使用英語。

在這些壓力和挫折下,瑪莎開始在孩子拒絕使用俄語時失控,向他們發脾氣,這就更進一步令孩子們抗拒俄語。

瑪莎的情況並不獨特,絕大部分國際家庭都會面臨同樣的挑戰。如果情況許可,不少家庭的解決方案是把不懂英語的(外)祖父/母接來同住,為孩子創造一個必須運用雙語的真實環境。但三代同堂的潛在矛盾,令很多家庭都無法採用這個方案。

瑪莎最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再強求孩子只用俄語跟自己溝通,並且接受孩子在雙語路上,只能按照他們自己的步伐前進,擱置了讓孩子用俄語閱讀托爾斯泰的想法。

瑪莎不再強求之後,孩子也慢慢地不再抗拒俄語。從偶爾冒一兩個單詞開始,逐步發展到講完整的俄語句子,甚至開始出現整段對話都只用俄語的情況。雖然孩子們說的並不流利,並且有許多語法錯誤,但瑪莎已能坦然接受這個現實,畢竟對幼年的孩子來說,托爾斯泰還很遙遠。

瑪莎所犯的錯誤在中國也非常普遍。在一些大V和機構的鼓吹下,不少家長誤以為親子英語只是為孩子提供更優秀的語言環境。環境夠好,孩子就能夠跟學習母語一樣,自然地學會英語。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家長很容易便把失望轉為怒火,發洩到孩子身上。不僅令孩子抗拒英語,更傷害了他們無辜的心靈,對孩子的成長和親子關係也造成負面影響。

但這些都不是親子英語本身的問題。只要家長能認清現實,在良好的心態下出發,親子英語不僅能使孩子在英語學習中盡得先機,更可以成為親子間的一段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