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一種不可思議的生物。
界: | 動物界 |
---|---|
門: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 | 脊椎動物亞門 |
綱: | 哺乳綱 |
亞綱: | 真獸亞綱 |
目: | 靈長目 |
亞目: | 類人猿亞目 |
科: | 人科 |
屬: | 人屬 |
種: | 智人 |
870萬種生物之中,唯有智人從熱帶到南北兩極,從沙漠到熱帶雨林,在全世界凡是有陸地的地方,都能適應環境,繁殖下去。
其他的生物全做不到。
智人最大特點是發達的腦。在過去短短20萬年的進化中,腦容量擴大了三倍。
但這麼大的腦容量,還是不足以讓人類適應這麼多不同的環境。
人類能夠在進化的競技場上成為橫掃一切生物的大贏家,最關鍵的是有個可塑的大腦,繁殖一代就可以適應一個全新的環境!
而人腦的可塑性對第二語言學習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根據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幼兒出生後頭幾年,大腦每秒都會根據自己的基因地圖和環境刺激,生成超過一百萬條神經連結(過去每秒700-1000條的估算已被推翻)。
隨著年齡漸長,大腦就會開始刪除沒什麼用的神經連結,優化結構,提高運作效率。感知通道如視覺、聽覺的神經連結會先發展優化成形,然後才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語言及其他高級認知功能。 (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 (2007). The Science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InBrief). Retrieved from www.developingchild.harvard.edu.)
所以每一個幼兒都可以完美地適應一個全新的環境。隨著年齡漸長,大腦根據環境生成神經連結和進行優化,我們就失去了幼兒那種完美的適應能力。
學語言有關鍵期的說法,就是源自此處。在關鍵期為孩子提供一個模擬的英語環境,就可以讓孩子學英語跟學母語一樣,不費力且效果好。這個說法對不少家長造成了很負面的影響。
一些錯過「關鍵期」的家長,即使比較豁達,也往往會懊惱自己耽誤了孩子「像母語一樣學習英語」的機會。另外一些在關鍵期之前就開始親子英語的家長,卻往往因最終看不到孩子的明顯分別,因而覺得自己或孩子有問題。
更有什者,少數家長為了把握這短短的關鍵期,在幼年時安排孩子在英語上投放過多的時間和精力,不僅欲速不達,更耽誤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發展。
坑爹的是,關!鍵!期!是!一!個!虛!假!概!念! ! !
幼兒的大腦雖然能學習得很快很輕鬆,但由於只是屬於基礎建設階段,像語言這種高級能力,只能掌握其中很少的部分,提供的英語環境再多再好也是一樣。
幼年(三歲以前)接觸英語的最大好處,是能夠更好的分辨語音。英語發音之中,有15個漢語中沒有的基本音素(Duanmu S. (2000). The Phonology of Standard Chine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如果不是從小在英語環境中長大,大一點之後聽力通道已經定型,就會難以分辨。我們學英語遇到這些音素時, 大腦就會自動將他們替換成漢語中最接近的音素。造成中國人學英語有27個很容易出錯的發音。比如說用「seat」取代「sit」,用「full」取代「fool」, 用「wet」取代「vet」… 所以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會有濃重的口音。
但是現代語言教學的發展一日千里,語音糾正已不再是難關。只要通過針對性的聽力和發音練習,有英語基礎的成年人可以在幾個月之內完成語音訓練。這就是為什麼一些華人當紅演員雖然英語程度並不高,但在演出荷里活電影時,說的英文卻能有板有眼。
至於其他方面如語言架構,則十幾歲才開始學也不會有什麼影響,就更無所謂了。
下圖顯示了人腦的可塑性和需要為改變付出的努力隨著年齡的變化。
藍色顯示人腦的可塑性隨著年齡降低,橙色顯示隨著年齡越大,改變大腦就需要付出越大的努力。學習難度真正加大是20歲以後的事。所以雖說親子英語越早開始越好,晚一些其實也並沒有太大耽誤。家長完全沒有必要在這方面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