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過去推行親子(原版)英語的家庭成功的例子較少,但少數成功的案例,加上參考兒童語第二語言發展相關科研,已足以讓我們總結出一些可以讓孩子容易進入良性循環,大幅提升親子(原版)英語成功比率的重要原則。
英語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美國外交學院的精英外交官學員,學會中文也需要2200小時以上。
實際上,只要持之以恆,從來沒有學生會因為進度太慢而學不成英語。反而是對英語有負面情緒的孩子,即使天資再高,也往往會半途而廢。
所以家長在陪伴孩子進行英語輸入時,應盡量耐心正面,著重孩子的進步和做得好地方。即使條件再好,孩子在外語學習的路上也會經常遇到困難,產生畏難和厭倦的情緒。這些時候家長應善用同理心,回想自己當年的艱苦,給孩子多加理解和支持,不要輕易批評孩子不夠努力用心。
「學如逆水乘舟,不進則退」,在外語教學上尤其明顯。
年齡越小,程度越低的學生,第二語言自然損耗的問題就會越為嚴重。如果不能讓孩子每天都接觸英語,很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另一方面,外語只應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在這方面花的時間精力過多,不僅對孩子的成長並不理想,也容易導致學習疲勞,一段時間後就無以為繼。
所以家長在規劃時,盡量每天都安排一段英語時間,40分鐘至一小時。如果當天有外教英語課,則作業做完即可,毋需額外再安排聽讀。
語言是人際溝通的工具。希望孩子能學好一種語言,家長必須一起參與,盡量把「人」的成分提高。家長的參與更可以使孩子在接觸英語時得到關切和注意,知道自己是在跟家長共同關註一個主題。雙方的眼神接觸和共鳴,對孩子的語言學習都是至關重要。 (W. M. Rivers. 1987, Interactive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其實不管在哪個階段(甚至其他的科目),家長多與孩子用中文正面溝通,聊一下大家都感興趣的相關話題,已經對孩子的學習有莫大的幫助。
註:本段內容跟「幼稚園、小學低年級親子英語的的執行建議」中第三點有所重複,但因其重要和普遍性,所以也放在這裡。
社會文化認同是孩子最終英語水平的決定性因素,但卻經常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孩子對英語文化好感,和英語國家本地社群成員相處的機會越多,相處得越好,能達到的英語水平就會越高。
但建立社會文化認同並不一定需要把孩子送到美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也能夠起很大作用。從播放孩子喜歡的英語歌曲,欣賞歐美影視節目,甚至到孩子喜歡的美式餐廳吃飯,都會有一定的正面效果。
孩子能否發展出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方法,是語言學習中另一經常被忽視的決定性因素。
由於孩子的個體差異,並沒有一套學習策略和方法能適合所有孩子。甚至同一個孩子,在不同的年齡,使用的學習策略和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每個孩子都必須經過長短不一的時間,逐步摸索出適合自己的道路,並在成長的路上不斷修正。
正如穿衣一樣,每個名星在不同年齡都會有適合自己的獨特風格,但不代表他們周圍的同齡親友,甚至其他的同年齡名星,採用同樣風格就可以取得理想效果。所以家長應盡量避免向孩子提出「某某學霸採用的就是這個獨門秘方,你也跟著試試」之類的建議。
耐心支持和引導孩子嘗試各種不同的學習策略和方法是家長能提供的最好協助。在孩子成功時分享他的興奮和高興,失敗時不加指責。安慰開導,使孩子勇於冒險,多方嘗試,才能開發一套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