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大学的库尔教授(学习与脑科学研究所共同负责人),近年发表了不少对第二语言教学启发很大的科研成果。其中一项比较有趣的,是2003年发表的《幼年外语经验:短期接触和社交互动对因素学习的效果》(Kuhl, PK, Tsao. F.-M., & Liu, H.-M. ( 2003). Foreign-language experience in infancy: Effects of short-term exposur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on phonetic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0, 9096-9101)其后这份研究更因库尔教授的一次 Ted 演讲而广为人知。
在这份研究中,库尔教授安排了64名9到11个月的美国健康婴儿,每16名一组,在一个月内,接受十二节,每节25分钟,不同方式的中文「启蒙」。第一组由来自台湾的专业教师真人互动教授,第二组看 DVD,第三组只能听到 DVD 的音频,第四组是控制组,有真人以英语互动。
研究结果表明,只通过这12节共5小时的中文「启蒙」,专业老师就能够显著提升孩子分辨中文发音的能力。 DVD 和音频却没有任何作用。
这篇文章通过两个实验,证明了:
如果我们单看这篇文章,依靠音、视频的幼儿亲子英语完全没有必要进行。
但事情却并不是那么简单。
在2013年,库尔教授作为共同作者,发表了《子宫内语言经验对婴儿出生后辨认元音的影响》(Moon, C., Lagercrantz, H., & Kuhl, PK (2013). Language experienced in utero affects vowel perception after birth: A two-country study. Acta Pediatrica, 102, 156-160.),指出胚胎在子宫里完全没有社交互动的情况下,听到的声音也会影响出生后对不同元音的反应。
如果我们综合两篇文章一起看,就会发现问题在于是不是成功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只要能吸引孩子的注意,每周一小时就足以保留孩子辨认英语音素的能力。
英语是拼音语言,辨认英语音素的能力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如果孩子在上学时就已经能够较好地分辨英语因音素,在学习上就会占有很大的优势,无论是听力、口语、自然拼读、阅读……都会更容易上手,最终能达到的程度也会更高。
0至3岁的孩子通过亲子英语启蒙,最关键的是时间和材料安排合理,绝不可超前。宁缓勿急、宁少勿多,才不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专门为英语为第二语言儿童开发的英语儿歌,刚好就是吸引孩子和帮助他们保留辨认英语音素能力的最佳产品。根据分析家长的反馈和我们自己的亲身经验,坚持每天两至三次,总共不超过30分钟的童谣,如 Super Simple Songs,效果最为理想。
对幼儿来说,疲劳轰炸式长期观看视频或聆听音频(所谓的「磨耳朵」),其实并无益处。时间控制得较短,孩子在「听不够、看不够」的心态下,才会全神贯注,把歌曲深深印在脑海中,平常想听就会凭着记忆自己唱出来。
如果你是幼儿家长打算开始亲子英语,只需要记住下面这句话: 「每天坚持很重要,时间太久没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