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柴灣豐業街4號志同昌工業中心2D室
2976 5639

科普博文

善用電子產品

過去十幾年間,電子產品科技水平和普及程度爆發性增長,嬰幼兒使用平板電腦早已隨處可見。在這樣的形勢下,教育專家和兒科醫生探討重點從「電子媒體科技對孩子究竟有益還是有害」 ,慢慢已經轉為研究「怎樣在孩子的成長中善用電子媒體及科技」。高質量的電子產品不僅能幫家長打破自身的局限,更會成為親子英語路上的得力夥伴。

但電子產品絕不是萬能的,一旦使用不當或過分依賴,對孩子的語言,認知發展和親子關係都確實會有負面作用(Anderson, D. R., & Evans, M. K. (2001). Peril and potential of media for toddlers. Zero to Three, 22(2), 10–16.)美國兒科協會在2016年頒發的《電子媒體與幼兒心智》政策指引中,也花費大量篇幅,詳細討論電子媒體對零至五歲兒童大腦發育,建立安全的人際關係,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等不同方面的影響。由於缺乏科硏證明18個月以下的嬰兒使用電子媒體能夠得益,加上擔心父母會因而減少跟孩子的互動,所以美國兒科協會要求醫生們勸阻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使用電子產品。

但碰巧這可能也是美國兒科協會眾多指引之中,最被家長們無視的一條。超過七成零至三歲的孩子的父母,會讓自己的孩子會每天看電視(Gutnick, Robb, Takeuchi and Kotler, 2011)。美國今天大部分父母自己都是看著芝麻街長大的。對他們來說,電子產品絕非洪水猛獸,也並不認為這樣做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傷害。

事實上,由於幼兒科研的道德審查標準極高,要進行這方面的實驗條件十分苛刻,加上針對18個月以下幼兒的影視產品90年代末才開始出現,沒有科研足以證明他們可以從影視產品得益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既然美國有這麼多孩子每天看電視,多年來都沒有一項科研發現重大弊端,可見只要是在合理範圍內,我們並不需要擔心有明顯的負面影響。

與此同時,電子媒體對幼兒正面作用的科研成果也逐步浮現。研究人員發現兩至三歲開始看芝麻街的孩子比四至五歲才開始看的小伙伴在早期閱讀測試中分數更高,而且看得越多,表現越好(Wright et al, 2001)。

即使是六個月至兩歲半短短兩年間,頻密觀看探險家多拉,藍色斑點狗,Arthur,大紅狗(Dora the explorer, Blue's Clues, Arthur, Clifford)等節目,也能有效地加快孩子的語言發展(Linebarger & Walker 2005)。

當然,也有不少研究結果是電子媒體對幼兒發展有負面影響。比如說,六個月至兩歲半的孩子如果看的是天線寶寶,反而會減緩孩子的語言發展(Linebarger & Walker 2005)。另外也有不少科研指出,如果父母把孩子託付給「電子保母」,導致孩子跟真人互動的機會較少,有可能阻礙孩子的正常發展。

所以「電子媒體科技對孩子究竟有益還是有害」這個問題本身沒有意義。縱觀眾多科研,電子媒體科技對孩子的影響要視乎三個互相影響的因素:看什麼,怎麼看,孩子的個體特點和需要。

如果看的節目並不適合孩子,把孩子自己長時間丟在屏幕前,不用科研我們也能推斷應該是對孩子有損無益。但若父母能夠用心,根據孩子的發育階段和自身特點,把節目安排成親子活動的一個部分,每天不超過1小時,並積極跟孩子間有大量優質互動,對孩子的成長就會有很大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