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柴灣豐業街4號志同昌工業中心2D室
2976 5639

科普博文

親子英語的的執行建議

如果能遵照孩子的需要和喜好,多早讓孩子開始接觸英語都不是問題。雖然幼兒認知、注意和記憶能力仍在發展,十分有限,但只要父母端正心態,運用正確的方法,仍可通過親子英語為孩子將來奠下堅實的基礎。

首先,必須要使用孩子喜歡的材料。無論是兒歌,繪本,動畫,只有在孩子喜歡的情況下,才有可能誘發他們對英語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如果找不到孩子感興趣的材料,就不應勉強開始。一方面繼續尋找新的材料,另一方面可以等過一段時間再試,看看孩子會不會改變態度。

第二,這個階段的孩子雖然能力有限,但性喜重複。每一份他們喜歡的材料,只要孩子願意,都應該反覆觀看,盡可能使他們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表面上這種方式看來比大量閱讀不同繪本進步不大,但這些內容會在孩子腦中形成一個又一個的錨點,讓孩子將來學英語時很容易形成聯繫,大幅提升學習效率。相對閱讀觀看大量繪本視頻卻「水過無痕」的操作,順應孩子的需求和發展,「一步一個腳印」,才是有意義的做法(Barr, Muentener, garcia, Fujimoto, & Chávez, 2007; Strouse & Troseth, 2008)。

唱熟了兒歌之後,找一些有動畫版的童書,讓孩子由淺至深,反覆的看、聽、跟讀和獨立朗讀。最好是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每天兩三本,五十多本書/視頻來回反覆看,大約花一年左右。不用追求量,在這個階段同一本書多看幾次,比多看幾本書的收穫要更多。

經過多次反覆觀看之後,這些知識就會深深植根在孩子的腦海中,成為一個又一個的錨點。這些穩固的錨點會在下一個階段幫助孩子把大量吸收的知識有組織的連成一片,而不會是鬆散的一堆,隨記隨忘。

第三,語言是人際溝通的工具。希望孩子能學好一種語言,家長必須一起參與,盡量把「人」的成分提高。家長的參與更可以使孩子在接觸英語時得到關切和注意,知道自己是在跟家長共同關註一個主題。雙方的眼神接觸和共鳴,對孩子的語言學習都是至關重要。 (W. M. Rivers. 1987, Interactive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第四,要善用「飢餓營銷」。人類學習就跟牛吃草一樣,必須要有反芻才能真正消化。孩子在看不夠的情況下,才會在空閒的時間嘗試在腦中重建那首歌、那個故事。如果不加限制,孩子要看多少看多少,很難會有這個寶貴的回想階段。

第五,語言學習是一個綜合過程,各個領域都會互相影響。在親子英語的過程中應盡量多元化,眼、耳、口、手、身總動員。除了一起看視頻,一起聽音頻、看繪本,為孩子唸書之外,家長可以通過各種形式跟孩子共同參與。無論是一起唱兒歌,比賽背繪本(不追求份量,多讓孩子贏),一起畫畫,做一些相關的工作紙(連線、填色遊戲),還是用中文跟孩子以故事內容為基礎,天南地北的聊天,都可以引發孩子的興趣,提升孩子的積極性。

如果條件允許,家長更可以跟孩子一起排演故事,按照故事製作模型、服裝,甚至找一些相關的遊戲一起玩。這些活動雖然表面上看來跟英語學習關係不大,但也是對孩子內化語言知識有莫大的幫助。

切割式學習不僅會影響進度,更容易使孩子的外語發展出現問題,在將來造成障礙。所以在進行語言輸入時,應當盡量調動所有感官,以取得最佳效果。

在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階段,如果家長能耐心正面,不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兩、三年的沉澱已足以讓孩子在未來的英語學習中盡得先機。

馬里蘭大學第二語言習得教授邁克爾 · 休 · 朗